保險, 房地產, 有錢人的秘密, 財經 最簡易的繼承法 保險業常推「直接繼承」稅率最優,但未必適合所有情境。 若有轉投資需求,採買賣繼承、做高實價登錄反而更有利,特別是都市計畫區的房產。 真正的資產配置應考量貸款成數、稅負與未來變現彈性,不能只依SOP,而應從客戶全局出發,規劃最優解。陳法6 月 27, 2025
保險, 房地產, 有錢人的秘密, 財經 透過保險跟地政相關,放大資產跟預留稅源 透過保險和地政規劃,可提前預留稅源、放大資產,避免後代因繳不起遺產稅而放棄繼承。 保險理賠享免稅額,房地處分可依取得年限、增值潛力,選擇直接繼承、贈與或買賣繼承,達成最佳節稅效果。 結合年齡、現有保單、財產種類,精準安排,讓傳承更安全,也讓後半人生更無後顧之憂。陳法6 月 23, 2025
保險, 房地產, 有錢人的秘密, 省錢大作戰, 財經 「預留稅源」這一名詞你有沒有聽過? 遺產若超過免稅額,繼承前須先完稅,否則無法過戶。 許多人因沒有「預留稅源」,被迫拋棄繼承或四處籌錢。 提早規劃、以合法方式放大預留稅源,才能讓辛苦累積的財富,順利傳承給後代,避免讓家人面對龐大遺產稅的壓力。陳法6 月 22, 2025
保險, 房地產, 故事集, 有錢人的秘密, 神經病, 財經 生活中能拉你一把的是朋友,能拉你「幾把」的是老婆! 我不是只會賣保單的保險員,而是致力於幫你做資產配置,與合法節稅的顧問。 從保險證照到地政士,我不斷進修,就是為了整合土地、稅務與財務,幫大家找出現金流與潛在資產。 想聊聊怎麼讓資產效益最大化嗎?可以慢慢觀看我撰寫的文章,又或者直接讓我們約個時間好好談談!陳法6 月 15, 2025
省錢大作戰, 房地產, 財經 名下房子只有某部分拿來做營業用,還可以登記成自用嗎? 房屋部分作營業、其餘自住,仍可申請自用稅率與節稅優惠。 房屋稅、地價稅及房地合一稅皆可依使用比例分開課稅,重點在於用途明確劃分、誠實申報並及時提出申請,才能合法實現「自住、營業、節稅、免稅」四全其美。陳法5 月 6, 2025
省錢大作戰, 房地產, 財經 今年的房屋稅突然變好貴?其實可能只是你沒「遷入戶籍」! 今年房屋稅變貴,多數是因未申報為自用住宅,導致被課以非自住稅率。 房屋稅 2.0 自 114 年上路,自住房屋稅率降為 1%,非自住最高達 4.8%。 若錯過申報,財政部延長期限至 6 月 2 日,記得盡快辦理遷入戶籍與申請,以享優惠稅率。陳法5 月 5, 2025
房地產, 故事集, 省錢大作戰, 財經 賣屋設籍設錯人,400 萬免稅額飛了! 某民眾將房屋設籍在未成年兒子名下,盼享自住房地合一稅400萬免稅額與10%稅率優惠,卻因賣屋時兒子已成年喪失資格,無法適用優惠。 提醒設籍人須為本人、配偶或未成年子女,且實際自住六年,才能享有節稅權益,應避免因設籍錯誤導致稅負增加。陳法5 月 4, 2025
房地產, 水電工, 省錢大作戰 大部分水電工都是有做就好 搬進宜蘭新家後遇上水電問題,原屋主推託責任,找來的水電工手法粗糙、銜接不當導致滲水,維修多次無效。 最終自己動手修理,改善設計避免未來爆管風險,感嘆水電業品質參差不齊,專業度低令人失望,還不如自己來得實在。陳法5 月 3, 2025
保險, 房地產, 財經 川普想讓新台幣升值到 13.3,這會造成如何影響? 川普提出「海湖莊園協議」,目標透過貿易與關稅手段,讓美元貶值、新台幣升值至13.3,藉此重振美國製造業。 若成真,台灣短期內股市、房市恐飆漲,但出口受創、產業空洞、泡沫化風險高,恐重演1980年代熱錢潮與金融崩盤的慘劇。陳法5 月 2, 2025
保險, 情感, 房地產, 文字, 財經, 阿宅工程師, 隨筆, 髮型 再出書計劃 一直以來都會被問到,是否會再出書這件事? 目前暫無明確出書計劃,畢竟我撰寫的文章類型太過寬廣,待累積足夠各類文章篇數後,可能會一次性推出多本電子書,並考慮製作成有聲書。陳法4 月 30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