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古屋買賣後總還是需要整理,尤以外露的地方防水最為重要。
比如頂樓陽台會是積水的重點地方,你總不希望住一段時間然後屋頂漏水吧!

花了三天時間就處理完畢
其實每次塗抹也才不到半小時
主要是等待乾燥的時間
防水工程每隔幾年還是需要重做一次,畢竟賣你房子的人,在還沒發生漏水事件前可不會理你。
雖說「民法」寫有保障房屋買賣五年內的漏水保固,但真等到發生漏水問題再來處理,對房子的損傷實在也是很巨大,畢竟房子吃水就是在慢慢損害結構。
而且通常官司又會拖很久,等到技師評測完,跟打贏官司終於要施作,那時房子的壽命早無形縮短。

防水工程你要說很難,其實真的也還好,若不是高樓外牆需要懸空吊掛的話,其實就跟擦油漆差不多的方式,最主要就是等時間。
防水又分很多種材料施作,最常見的為 PU、防水毯、彈性水泥。
其中最簡易施作,又便宜的應該屬於彈性水泥了,而且又兼具延展性,地面若稍有不平整,也可用它稍微調適。

就以我頂樓陽台示範給大家看,該要如何自己處理防水工程施作,讓你平時沒事可以幫自己荷包省一筆費用。

全塗好後就是等它慢慢自然乾
畢竟請工人施作,都是以坪數跟時間成本算價格,若是小坪數又不好找,然後開的價格肯定不會便宜到哪。

我這邊用的是「金絲猴」的底漆跟彈性水泥,你在材料行就可以簡易買到。

你會看到有些不是很平整
只要再多上幾層就會很美了
一般施作前就是先把地面打掃一下,有脫落的就先鏟掉,就跟你上牆面油漆前,那些斑駁的都先需要清理掉一樣道理。

讓彈泥自然的填補
清理好後先上一層底漆,讓之後的彈泥可以好好的浮在上層,等一段時間完全乾燥再上彈泥。

你就會得到一塊較為平整的地面
前面所講,請師傅來施工看的不只是面積,最重點還有的就是時間,通常外面做為求快,都是用 PU 比較多,因為彈泥乾燥時間較長。

所以才會每次聽到價位都好像很貴,若是塗三層彈泥,他們都是以一層一天來塗抹,隨便簡單一兩坪都是要破萬以上,主要還是貴在基本的出班費用。

看起來心情舒暢清爽許多
而且此後三、五年內
就不用再為頂樓漏水問題煩惱
通常室外防水都是需要做多層,肯定會拉長天數,故出班一次就是一次的基本價,所以師傅通常都是跟你喊要做幾層,然後幫你施作到好的價格。
此網站並沒有開啟那不利閱讀、惱人的廣告擋住網頁!
若覺得撰寫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,請在每次選購蝦皮商品結帳前先幫忙我點擊推薦導購,讓我可以有些微薄的利潤,以編寫出更多優質的內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