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八九五 乙未戰爭

有些歷史故事,總是有好好的在告知我們,前人們都是如何推動台灣到目前現在的模樣,從來沒有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代替在負重前行,就怕台灣人自己都放棄了自己!

1894年,清日「甲午戰爭」爆發,清廷戰敗,簽訂「馬關條約」,將福建臺灣省割讓日本。1895年5月,士人丘逢甲等人成立「臺灣民主國」,推舉唐景崧為總統,年號永清。

5月29日,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軍團登陸澳底,準備接收台灣。近衛軍團攻陷基隆後,6月11日鹿港人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臺北城。

日軍佔領臺北後,開始南進政策。由吳湯興所率領的客家義民軍,由於熟悉山地地形,並且採取游擊戰術,在桃竹苗等地抗日屢屢告捷。親王意識到臺灣人民的倔強,並且宣告這並非接收,而是戰爭。

代換一下以上的人物跟時事,四百年來的台灣,歷史好似一直重蹈發生著,雖然每次都被弄到破破爛爛,一直都有著很多不同的內憂外患。

很常是進一步退兩步,跨三步再退一步,有時邁的步伐大了些,雖然有退,但至少還是有在緩慢前進。

有些歷史故事,總是有好好的在告知我們,前人們都是如何推動台灣到目前現在的模樣,從來沒有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代替在負重前行,就怕台灣人自己都放棄了自己!

1895上集

Blue Brave: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

不是我政治狂熱,而是你怎麼能活得那麼事不關己?

1895下集


此網站並沒有開啟那不利閱讀、惱人的廣告擋住網頁!

若覺得撰寫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,請在每次選購蝦皮商品結帳前先幫忙我點擊推薦導購,讓我可以有些微薄的利潤,以編寫出更多優質的內文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zh_TW